2016年12月3日,张英江会长应林则徐研究会会长林岷之邀,出席了“林则徐精神与北京林则徐故居保护学术座谈会”。张英江会长在座谈中指出:林则徐不仅是我们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英雄,而且还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他一生笃信佛教,在他身上,有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愫,他爱国佑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气概,体现了菩萨入世利生“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他不但自己精进修持,并将佛陀慈悲利人的精神落实于爱国爱民的具体行动。他曾修治黄河、浏河等水利,使一方众生免除水患、干旱之灾,曾力排
查看更多>>什么是放生?放生的本怀又是什么?“放生”主要缘于佛教中“戒杀护生”的思想。在《大智度论》中:“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在佛教中众生平等,生命珍贵,佛教又以慈悲为怀,所以才行放生之举。放生即是护生,也是止杀。放生也可以说是戒杀、素食的发展。是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放生的本怀是护生,目的是戒杀。
查看更多>>2016年8月10日,张英江会长会见联合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联合国的佛教领袖刚坚活佛。刚坚活佛在交流中指出:“看到中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汉藏同胞一家亲和民族大团结,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也值得我们关注,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政府能够清楚认识到生态环境,并提出保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的生态中国建设。我感到非常欣慰。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一样,法脉同源。我们佛教是最环保,最热爱和平的宗教。佛教中的很多理念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持都是有着积极意
查看更多>>2016年7月9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张英江会长应邀出席北京云居寺举行“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首届晒经节。张英江会长在交流中指出: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之一,首届晒经节,既起到了宣传保护文物的作用,也更好的展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魅力。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佛教精义中的“缘起因果,求智从善”等理念对响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有着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号召所有佛教居士信众从自身做起,自觉自律,以身作责,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保护和爱护文物和环境。多存
查看更多>>7月31日,张英江会长在深圳出席大型爱心公益电影《感恩有缘》开机仪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