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经》
“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六祖慧能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百丈怀海禅师
“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
————太虚大师
“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都是修行佛法。”
“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虚云大师
“盖以人间为依止,慈济为方便,实践佛陀遗教,为佛弟子毕生修持之行愿。”
——————赵朴初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佛教可谓天降大任,任重道远。
——————习近平
人间佛教是爱国爱教的佛教,是甘于奉献的佛教,是讲求和谐的佛教。人类社会的发展呼唤佛教要有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呼唤佛教要有所创新。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持续深入,人间佛教理念必将以更多契理契机的形式,在现代社会展现其高度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出重要贡献。
——————学诚法师
佛教弟子、居士信众一定要秉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热爱自已的祖国和宗教,正信正行。紧密团结在习近平主席的中央周围。自净自心,以“善”耕心田; 知行合一,以“慈”务众生田。通过完善人格,圆满当下人生来实践人间佛教。秉持佛教 “五戒” 、“十善” 、“六度”、“八正道”,坚持奉善践行,利乐喜舍,自净自律,慈悲厚生,为推动社会正能量、坚守社会道德、实现美丽“中国梦”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而努力。
—————张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