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生?
“放生”主要缘于佛教中“戒杀护生”的思想,如《大智度论》中云:“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又《梵网经》卷下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出家修道者以悲悯众生为念,故而戒杀生食肉,基于此乃有救护、放生之举。因此,放生可以说是戒杀、素食的发展。是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放生的目的是戒杀护生。正如上文提到的,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当下,大量放生生灵动物其行动的结果,可想而知。放生可能成为杀生。生态破坏,森林减少,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山河变色。当前整个生态环境犹如一间火宅,人们身处火宅而不自知,还把大量的生灵动物放生送进火宅,其行动结果与放生本怀是相违逆的。在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的当下,大量放生生灵动物是没有保障及作用的。其结果也是和佛教戒杀护生理念相违逆的。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佛教文化发展促进会秉承佛教“戒杀护生”、“契理契机”理念和“人间佛教”思想,特提出适应当前环境变化,回归放生本怀的多元化生态放生之植物放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