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张英江会长前来云南省大理市考察调研。来自云南省各地州百位佛教四众弟子,齐聚大理,参加了本次会议。张英江会长在会上指出:“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佛教中的因果律,平等观,缘起论等都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影响深远。在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我们广大的佛教居士信众要担当大任,弘扬和促进佛教文化发展。秉承“人间佛教”思想及“爱国爱教”传统,正信正教。要净心觉悟,明因识果,轻拒暴恶,祟重贤善,知恩报恩,求智修善,自律无私,推诚互信,平等互敬,慈悲互助,中道圆融。不断完善人格,规范道德,增强自律,提高素质。要紧密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央周围,自净自心,以“善”耕心田; 知行合一,以“慈”务众生田。圆满人生来实践人间佛教,秉持佛教 “五戒” 、“十善” 、“六度”、“八正道”,奉善践行,利乐喜舍,自净自律,慈悲厚生等精要。存好的心、说好的话。行好的事、做个好人,为推动社会正能量、坚守社会道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梦”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做出贡献。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贡献出我们居士信众的一份力量。”
张英江会长还对“生态佛农”做了细致说明。指出:“生态佛农是“以佛净农,引佛助农”,在到“务农弘法,以农践行”,最终达到“导农归善,佛农厚生”。生态佛农理念是以践行“人间佛教”为主旨,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前题,积极引导发挥佛教居士信众正能量,通过佛教引导居士信众净化心灵,以因果来增强自律,以奉善、行善来践行。鼓励倡导参与农业生产生活体悟佛法和践行“人间佛教”。引导大德大能居士信众投资参与农业生产建设,抱团整合、扶持帮助农业发展,打造佛农产业,形成佛教和农业互补互动,互促互进,循环持续的有机统一。最终引导佛农产业来做慈善,回归慈善,回报社会,回向众生。从而达到“净心导善、益民厚生,利善均沾,共同富裕”的目标。农业是最大的资生事业,是广利众生的事业,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我们广大的农民居士信众一定要秉承佛教的“慈悲奉善”理念,不做假,不造假,不掺假,不昧良心,不坑蒙拐骗。做良心事,赚安心钱,行善举,利众人。用慈悲心,善心,良心来生产安全放心的农业产品,服务和利益广大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