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张英江会长应邀出席了在上海举办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筹)佛学文化研讨会与上海大圆通寺水陆法会暨重建工程开工典礼”。张英江会长在佛学文化研讨会上指出:“ 诸恶勿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善是佛教最基本的信仰,也是佛学文化最重要的构成。善是世间一切道德的总归,善是人生美好幸福的源泉,善是人类和平共存的基础。善是信仰,善是美德,善是正能量。劝善从善,奉善行善是中国佛教和佛学文化最重要的体现和特征。由善生慈,由慈化悲,构成了佛学文化中“慈悲喜舍,利乐有情”的大无私精神。佛学文化中的善是最纯粹的善,也是最至纯无私的情感。佛教和佛学文化的核心:缘起论强调,世间万事万物并非凭空而有,而是众缘和合而成,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中。一旦事物组成的条件丧失,事物本身也会归为乌有。简单的说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和合共生,并时刻处在变化当中的。正因为缘起强调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联系性和不断变化的无常性。由此推导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则。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与自然,人对自然保护的好,自然也会更适宜于人。人对自然破坏和污染,自然也会有灾害报复于人。佛学文化中的善恶有报,因果不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缘起因果,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等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不断变化的关系。而佛教和佛学文化中的“善”就是在这种认识之上推导出来的。因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所以只有“善”才是最佳选择。而且正是意识到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不断变化的这种本质。所以佛学文化中的慈悲就显的更加纯粹和发自真心。因为缘起因果,所以我们就能更清楚的明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等之间都是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联系性的。而这种联系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之一。正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样。其实生灵动物,人类自然等等,都只共同生存在这么一个地球之上。所以任何国家、生灵、动物、人类,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置之度外。正是因为缘起因果,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才显的尤为重要和更具意义。
张英江会长还指出:佛教必需去商业化。但商业一定要佛文化。就是说佛教僧众是不应该,也不能从事或参与商业的,因为这是违背僧制和戒律的,同时对佛教本身发展和影响不利。但商业佛文化是必要的,因为佛学文化本身就是缘起因果,求智从善,慈悲喜舍,利乐有情,平等中道,抑恶扬善,无我利他的。是智慧,不是迷信,是有底线。不是无道德的。而当前国内很多商业企业很难做大做强,缺的不正是这根底线和良心吗?有良心,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感恩心,有底线,这样如理如法的企业商业能不强大吗?这样的企业,难道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中国化最成功的世界性宗教之一。三系完整,二乘并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佛学文化中的去恶从善,慈悲平等,利人利已等观念,不但充实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函,而且还发挥了重要的稳定社会作用。所以不管大家是否信仰佛教,但对善的追求都是一致的。在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信善奉善,不昧心,不欺心,常慈悲,怀感恩,做个好人。
共同出席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尹燕青少将,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原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渠芳、国家发改委于若梅司长、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院长狄增如、北师大国家软实力评估中心执行主任蔡明智、 张铠铎主任、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区委书记赵奇,原中共上海市委常委范德官,上海市民宗委副主任王君力,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玲丽,中共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红珍,以及市民宗委佛道教处处长何健,市民宗委法宣处处长姜斌,区民宗办主任郭保强,华漕镇镇长王尧、 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真如寺退居方丈妙灵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大和尚,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法藏讲寺方丈光慧大和尚,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西林禅寺方丈悟端大和尚,闵行区佛教协会会长、七宝教寺方丈慧平法师,上海大圆通寺住持慧莲法师上海圆通寺主持慧莲法师、湖州市佛协会长慈满法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