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

寺院道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

张英江会长出席鹤地水库举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暨鹤地银湖第五届放生节

 

20190709156268070944.jpg

20190709156268070914.jpg

20190709156268070985.jpg



   4月30日,张英江会长到广州湛江出席鹤地水库举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暨鹤地银湖第五届放生节。张英江会长对鹤地水库进行先生态恢复,在文明放生的生态放生模式表示热烈支持,并对本会的“植物放生”理念实践做了简短介绍。在与鹤地水库负责人和市区领导的交流中指出:放生的本怀和缘起是戒杀止杀,护生益生。但现在的放生为什么会成为放死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动物们的家园被破坏和污染了。这就好比邻家着火,还送他家小孩回家是一样的道理。这样放生的生灵能够生存吗?放生必须是要放了能生。放了能有益于生。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放生,而不是只求功德形式。我会倡导的“植物放生”即是对治当前环境和放生根本而提出来的。植物也是生物,植物也有生命。“无情有性,法体恒遍”与“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大乘佛教将一切万物都当作佛性的显现物,也包括“一切无生命的山川日月、花草树木、瓦砾顽石”等“无情之物”。如禅宗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绿色植物植被和动物生灵一样,在佛性上是平等不二的。而且植物植被与动物生灵是共生共亡、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没有植物能有动物吗?没有植物谁给生灵提供氧气?谁给人类提供五谷杂粮?谁给众生带来庇护?没有植物森林,动物们又回归何处?没有植物植被,生命不可能存活,文明不可能被延续。特别是在当前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的当下。只有先救火即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恢复生态。才能确保放生的能生。放生才有意义。 
  “无情”的植物植被是“有情”的生灵动物存活的基础;是缓解生态问题的核心,是守护子孙未来的关键。所以我们会继承智者大师生态放生理念,秉承“人间佛教”思想。返本还原、契理契机的提出植物放生理念。即引导号召广大的佛教居士信众改变原来单一的传统动物放生观念,使用绿色植物植被来进行放生。既“绿色放生,植树当先。还子孙一片蓝天,居士先行” 即可放生树木,也可放生花草;即可放生一座公园,也可放生一片山林;即可放生一条河流,也可放生一片湖泊。不限“有情”、“无情”对像,不限形式方法,实施多元化生态放生。把放生对像从放生“有情”的生灵提升到包括放生“无情”的植物,达到真正平等放生。食素低碳是植物放生的基本要求。放生的本质是止杀戒杀,然而真正能够做到止杀戒杀,只有推广食素。食素是从根源上止杀,正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样。食素本身就是放生不杀,食素也是底碳生活;更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本会倡导的食素低碳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戒荤吃素,而是要求大家多尝试素食,多多食素。植物放生能为食素素食提供保障。在生活中倡导广大的佛教居士信众“植物放生,从嘴上开始”、“节能惜福,食素低碳;环保护生,时时践行”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食素惜福,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通过食素来拯救生灵,把护生内容从救护“有情”的生命动物,提升到包括保护“无情”的植物生态,达到真正的慈悲护生。这便是多元化生态植物放生理念,真正回归到佛教“戒杀护生,慈悲普度”的本怀。
   当然“植物放生”并不是否定动物放生,更不是禁止动物放生。而是回归放生本怀,针对当前时代和国情特点,秉承“人间佛教”思想,契理契机提出的一种能和动物放生形成有效互补;达到标本兼治,愿行合一的有效放生模式。植物放生能保障当前动物放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丰富和充实放生护生的内容和实质,缓解生态问题,保障动物生灵和人类生存环境,化解当前放生矛盾问题。多元化生态植物放生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回归放生的本怀。“植物放生”即充实扩展了放生和护生的内容,也继承和发展了智者大师生态放生理念,更是实践人间佛教的一大创新。
    张英江会长还在活动中发起以下几点倡议:1.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地域、气候、环境、生态,积极参与,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植物放生活动。2. 鼓励大家食素底碳从自身做起,坚持“节能惜福,食素低碳,环保护生,时时践行”理念,改善饮食习惯,去荤食素,生活底碳。合理利用周围空间院落,施行相适应的植物植被放生。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公益事业。3.倡导“还祖国一片蓝天,居士先行”号召广大的佛教居士信众积极投身参与到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活动中来,转变放生形式,回归放生本怀。希望大家能随缘、随处、尽心、量力的保护所有的生命包括爱护和保护花草树木及生态环境。真正做到慈悲普救,平等护生。最后,让我们大家都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生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向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号召。从自身做起,从周边做起,爱护和保护所以“有情”“无情”众生。为建设绿水青山,宜生宜居,适合一切众生的生态美丽中国梦,贡献出我们居士信众的一份力量。

   此次活动为期8天,主要内容是向库区投放鳙、鳊、草(青)、鲤四大淡水家鱼等鱼苗300万尾,净化库区水体。与此同时,该局还将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库区、护卫水源、清扫垃圾、参观建库开河纪念馆等学习教育活动。此外,在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学习教育基地内,还将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8天活动期间,举办单位对活动场所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放生园放生台现场备有放生鱼苗等,广大市民可在现场购买鱼苗或自带鱼苗(境外物种禁止投放)及益鸟等水生动物前来参加放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