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张英江会长到温州天圣山安福寺参观调研。受到了安福寺住持达照法师的热情欢迎和隆重接待。在达照法师的指引下,张英江会长参观了寺院的山门、灵山圣殿、藏经楼、六和楼、上客堂等建筑,关心并询问了安福寺的发展情况和规划。张英江会长在和达照法师的交流中指出:希望法师秉承好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好居士信众爱国爱教教,正信正教。要紧密团结在习近平主席的中央周围。秉持好佛教 “五戒” 、“十善” 、“六度”、“八正道”坚持好奉善践行,利乐喜舍,自净自律,慈悲厚生等精要。存好的心、说好的话。行好的事、做个好人,为推动社会正能量、坚守社会道德、实现美丽“中国梦”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净土”做出贡献。
安福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天圣山,东有天下奇观--全国最高瀑布"百丈漈"、南临浙南最大淡水湖泊"飞云湖"、西接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铃山峡"、北靠国家级文物古迹"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故里",并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麒源"交辉相应,天开画屏,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距今1200年历史),历来为佛门胜地,道风纯正,历史上曾有二十几位高僧住持道场,弘扬佛法,以种种法门应病与药,化人无数。仅清朝康熙年间就有明真、德信等高僧在此驻锡。原寺内悬挂有历代名人楹联、匾额及题咏等许多墨宝。曾有明景泰元年(1450年)吏部左侍郎何文渊亲书楹联一副;清世祖顺治帝亲笔御书的"大雄宝殿";乾隆年间青田知县邓公"鹫岭慈宗"金彩巨匾,现保存完整无损的是清光绪年间的"安福寺"石匾。
安福寺依山而建,环境幽雅,原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四方殿及僧厢、轩房数十间。历史上曾几度兴衰,根据《文成县志》、《青田县志》、安福寺碑记等资料记载,宋庆历八年,心空和尚与叶氏施主辟址重建;宋咸淳间(1247-1265年)又予重建。元代屡遭兵灾,殿宇朽坏,墙垣坍塌。明崇祯九年(1636年),僧人惟秀重修。清康熙二年(1663年),明真和尚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德信和尚继予以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又予以重修。1957年被改成下放劳动干部宿舍,1963年改为国营苗圃。现为文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