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

寺院道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

张英江会长赴安徽潜山、霍山等地考察调研

20190709156267983636.jpg

20190709156267983648.jpg

20190709156267983632.jpg

20190709156267983622.jpg

20190709156267983661.jpg

   6月1至3日, 张英江会长一行拜访了位于潜山县凤行山上的三祖禅寺。三祖寺是一个历史悠久、禅风浓厚的古禅寺。始建于505年,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并于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

自唐宋以来,三祖寺作为禅宗的十方丛林,曾涌现过许多高僧大德,如:开山祖师宝志、禅宗三祖僧璨、禅宗四祖道信、牛头禅嗣智岩、天柱山和尚、彻闻禅师、智海和尚等。

   寺内现有三祖洞、传法石、摩围泉、立化塔、三高亭、宝公洞、觉寂塔以及摩崖石刻、碑刻等多处文物古迹;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宝公殿、千佛殿、地藏殿、纪念堂、舍利塔、藏经楼、祖师殿等瞻礼处。寺旁有卓锡井、石牛古洞等名胜古迹。1983年三祖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84年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今日三祖寺,塔刹高耸,金殿交碧,已成为研究禅宗文化的大本营。

  在朱志林、钮云忠及刘罗文,邓祖喜、朱长芳、崔玉海、黄卫民的陪同下,张英江会长一行来到了天柱山脉的玉镜峰、唐开元年间由崇慧祖师修建的天柱寺遗址上瞻仰崇慧大师的灵骨法身安葬地,据介绍崇慧大师当年由地宫发现移出时虽一千多年盘坐如生,衣衫如新。在大家怀着对大师的无限敬仰与缅怀中,满目翠绿、潇潇山雨似也正在向大家诉说着大师与其弟子当年的精彩对话:弟子问师“如何是利人处”?师答“一雨普滋,千山秀色”。

    在之后的行程中,张英江会长陆续考察了安徽霍山的水资源项目,深入大别山实地调研查看深层矿泉水水质情况,对富含多种营养矿物质的无污染矿泉水项目开发予以了充分肯定,就下一步的发展和执行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张英江会长还考察调研了岳西的根雕、木雕、以及当地特有的菜花玉石加工项目,对就山取材的这些发展项目给予了赞扬与鼓励。最后一站张会长在考察调研了潜山县的中医理疗养生项目,并在听取创建人对项目运营的执行理念介绍后,张英江会长对如何将佛教的大慈大爱精神更好地融入到传统中医文化理念中,为广大的众生服务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医文化和佛教文化一样,都是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医悬壶济世,佛家普渡众生。在益民厚生上是高度一致的。而且二者互补互进,相得益彰。中医治病,佛教治心,心、病同治。健康才长久。所以要用佛家圆融思想来看待佛教文化和中医文化,互鉴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合力来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倡导以佛家出世的心态来做中医入世的事,那么在多的困难也能克服。”